中秋诗配画(中秋诗配画图片大全)

中秋诗配画?最近有很多老铁都在搜这个问题。还有网友想弄明白中秋诗配画图片大全。对此,发行报纸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寥寥几笔,便将一句诗或者一句词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无论是对诗词的感悟力还是绘画功底都令人叹服。

然而也正是这一环节,一度令他陷入争议。

起因便是他画了一幅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当时他画了一个古人坐在一块石头上,欣赏着不远处那鲜艳如火的枫林。

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这幅画还是很有意境的,而且也很容易让人猜到谜底,令很多人耿耿于怀的是这幅画对“坐”的误解。

杜牧这里的“坐”字应该理解为“因为”,而不是“坐下”,所以便有专家认为他这幅画容易对观众造成误导。

对于外界的质疑,康震老师也一直没作回应,但是在后来的中秋诗会中,他又一次画了这句诗,此次他的画中,主人公不再坐在石头上,而是立于马车旁。

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古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康震不可能不懂“坐”的含义,他此前之所以那么画,也许是为了让选手更好猜出答案。

而且谁能肯定杜牧当年欣赏枫林的姿态一定是站着,而不是坐着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一点上来说,康老师也不算画错。

无论如何,康老师的图片线索题一直是诗词大会的一大亮点,即使第六季节目组特意做了些改动,这个环节依然保留。

而在姗姗来迟的第二期节目中,康震老师的画作又一次引起了争议。

这次节目组给出的诗句更简单,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出自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康老师是如何描绘这两句诗的呢?他先是画了一个古人,这个古人依旧是坐在石头上,然后画了一座亭子,接着又画了一个水桶,一口井。

画到这里,康老师暂停了一下,展示了这幅画的关键字“前”,再加上主题字“地”,即使最后的月亮还没画出来,但是选手依然马上给出了答案。

看到这里,很多人又开始嘀咕了,“床前明月光”不是在室内吗?床呢?难道康老师又犯错了?

其实这次康老师还真没画错,因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本身就很有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通假字,通“窗户”的“窗”,站在窗前看月亮,倒也解释得通。

也有人认为这“床”是当时的坐卧的器具,比如“榻”或者“胡床”(也就是小马扎),这种解释可能比较符合很多人心中的画面。

更多的人认为这里的“床”指的是“井栏”。

古代的井栏四四方方,而且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修得很高,看上去就像当时的“床”,所以又被称为“银床”,纳兰有词云“银床淅沥青梧老”,就是说井边的梧桐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渐渐老去。

李白在另一首诗《长干行》中也曾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的“床”也是指井栏。

其实这三种说法都解释得通,但如今学术界一般更倾向于“井栏”的解释,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主要还是跟这首诗的主题有关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明显这是一首“思乡诗”,而“井”本就很容易勾起思乡之情,李商隐有诗云“万里忆归元亮井”。

根据整首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来说,显然解释为“井栏”才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看了诗词大会康震画的“床前明月光”,才明白这些年我们都错了。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地址: https://www.qgfxbz.com/n/40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汤能风
    应该抒发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刻望着圆月因而引起无尽伤感的思乡之情,也许是己上床正欲睡,看着床前皓洁如霜的月光而又披衣而起,隔窗或走入庭院举头仰望天上的月亮触景生情,是夜己很深了吧,因为深夜更是适合思念,更能表达一种“思念”的味道。大深夜的到井边去?
  • 晁薄绚
    如果是室内的床,床前的地也在屋内,是不应该有霜的。所以外面井栏还是有道理的。
  • 柳戊
    李白(靜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人说(床’),是(井栏),不懂诗意境, (井)前明月光?。大家要理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注解,(疑), 中秋,安静的深夜,满天繁星银河闪亮,圆圆晓月挂在天上,灿烂的光亮在大地上每个角落明亮,清香空气飘进每个室内,明亮的月光幅射在床前的地上,看着,疑洁玉白,就象地上的霜一样,抬头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想着自己背井离乡似很乆。低头思念故乡亲人,
  • 令狐袖
    床的另一个解释是琴床,文人墨客喜欢抚琴吟诗,静夜月下抚琴思念故乡。至於说是井栏有点牵强。停车坐爱枫林晚,既然是停车了,当然还是坐在车子上的,怎么会下车坐在石头上呢?
  • 郗朽葱
    主流是井栏,这个没毛病,次之是窗。床的话就无稽之谈。从意境上说,月亮明显跟井栏更配,次之是窗,床完全不沾边。从视角来说,井栏边是能举头望明月的,窗前次之,床又不沾边。从建筑上来说,唐朝也是中轴四合院了,正房南北向,床前要照到月光,似乎挺难吧。更别说平房还有屋檐。
  • 阳邦
    要了解床前明月光的床,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建筑形式。此床不是睡觉的床,更不是水井井台井栏。此床是长条形的花台,可位于天井中间兼做隔断形成二个天井,或用来做建筑物与街道之间的隔断从而在建筑物前形成一个天井。夜晚坐在这种花台前才能看到月光,小孩子可以围绕着这种花台跑做游戏。大人是不可能让小孩子围绕着水井跑的,夜晚谁也不可能跑到水井边去闲聊。水井也不是到处都有,一般都是在一个公共区域,离建筑物都会有一定距离。
  • 佟丢
    夜晚敞开了房门,月光照到了房间的地上,正房,厢房都有可能,为什么不能窗前明光?
  • 斜衔
    就所画的画吹毛求疵的说,诗人下车后是背对着枫林,远望并非枫林的地方,所以并非是下车欣赏风景去,而是……[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 牛舞盗
    “床”应该是井栏,乡井代表故乡,成语背井离乡就是一佐证。
  • 鲜于跳
    就佩服康震老师解读毛主席的诗词,那叫一绝。
  • 芮咆
    谁来解释一下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
  • 夏驼靴
    存在争议的词我更倾向于哪个场景更合理且更唯美,这才是诗词所表达的真谛。我认为如果是“河床”的床也可以,月光照在沙滩上更疑似霜,当时李白在南方扬州一带,水域发达,环境也符合。晚上睡不着,走在附近的河滩上,抬头看看月亮,思念一下家乡。
  • 齐位扣
    其实就是晚上失眠啦,睡不着,所以这个“床”指的肯定是床,至于失眠后是出门溜达还是坐在床上发傻就不好说了
  • 牛隅甲
    诗境和诗意本来就各有各的理解,出现争论,谁也服不了谁,也属常情。但用在公众场合,应该顺应大多数人理解。
  • 云贞
    二者有之。这个老者就是因为爱,所以才坐下来爱枫林晚。如果没有哪让人爱的枫林晚。这个老者可能不会到那个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地方去。
  • 贡仁循
    在这首诗中解释为井栏杆有点牵强,因为没显示作者是在井旁观月光的,按照我们这里把小凳子称为“小床”或“板床”理解为看到小板床前的月光为霜更合理。
  • 归朝
    还是坐在石头上或坐在车上赏枫林是正确的,停车时诗人已经疲惫,他不坐难道要立着赏景,那只能是暂爱。坐字与因为八不沾边,不要由己任意曲解原诗原字的本意。
  • 潘蒜钝
    [赞][祈祷][玫瑰][玫瑰][祈祷][赞]
  • 连便
    让古人给整的。
  • 赏需嫩
    我看过一个静夜思解读,很明确的支出床前就是井栏,我和学校的老师也一起讨论过大家都比较倾向于井栏。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